千古悠悠北门巷
从庐山市老街杨武角,沿着今西宁街往上走,登上朱公坡顶,比起星子老街两边鳞次栉比的店铺,顶上豁然开朗,一条街道呈现在你的眼前,这条街一直通往星子古城的北门,故称北门巷。
北门巷街道宽约丈余,街道路中间原由花岗石铺就,三条竖铺的条石,再铺上一条横着的条石,以此循环,(条石两旁路面是泥土),组成了千古悠悠北门巷。(也叫常家巷)。北门巷街道两旁,基本都是一层或两层的砖木结构房屋,有的带有后花园。南康府时代,各县会馆和有钱人多居于此,当年的北门巷享尽了繁华。
北门巷最有名的房屋应该是白家大屋。白家大屋有一座进院的大门,然后进门有一厢房,再往里走进门是一个长宽约5米的正厅(后当大厨房用),正厅边也有一厢房。出了正厅后面就是房间,房间都是用木板隔成的,当年的租户多用报纸糊裱板面缝隙。房间前有一大天井,可用于通风、排水和日照。后两房中间有上下楼通道,可以上楼和下楼。楼上有4间房,中层三间房,楼下也有三间房和一个只有水井般大小的方形天井。从北门巷进,看起来白家大屋是两层楼,根据地形,实际上是三层结构,里面可住过不少人家。楼下还有一个院子,院子里有冬青和枣树,小时候暑假我们去同学家玩,常在树下捡枣吃。
除了白家大屋,还有张家大院、郭家大屋……小小北门巷名院可不少,且人材济济。有几代教书匠的张氏书香门第,居住过早年本县的财金学院和女子师专的高材生。有名医张郎中,有经商人士。有裁缝,理发、糕点、金银饰品……等各行业的能工巧匠,小小北门巷,社会大舞台。
解放后北门巷开办过印刷厂,饭店、饼店、中医店、杂货店、缝纫店,金银店。北门巷的住户不少,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守望相助。都说北门巷没有蚊子,是因为朱元璋和陈友谅大战鄱湖十八年,有天蚊子咬了朱元璋,朱气得用扇子一扇,蚊子都赶跑了。后来每到夏天的傍晚,人们都把竹床、长櫈搬到街道两旁,摆成一长排,纳凉聊天,常常是一直睡到天亮。
北门巷曾是庐山市很多读书郎去县城一小的上学路,上学和放学时间,学童们给古老的北门巷带来了欢乐与喧闹。
千古悠悠北门巷。今天的北门巷铺上了水泥路面,不少老房子得到改造,街道变得更加洁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享受着古街的悠闲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