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千年古刹——万杉寺
文/图:点点
夏风吹佛着丛林,犹如古琴声一般,一点一滴,一浪一阵,余音缭绕,宛转悠扬,给芸芸众生带来安抚。
方圆百里,上下千年。从庐山万杉寺传出的古琴声、读书声和梵音从未中断,最抚凡人心。
有多位朋友问我,为什么最近一年常到万杉寺,难道是看破红尘准备皈依佛门?心中有佛,心即是佛。一切明了,一切皆禅。我这样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有心皈依也不现实呀。
我到访万杉寺,原因各有不同。有时纯属自己一人去静心,有时是找师父解疑释惑,有时是陪朋友去寻某种寄托,有时是充当导游,有时是个人爱好摄影去拍大片。
7月25日,天空高远洁净,片片白云悠闲地飘着,姿态变幻莫测。在蓝天白云下,我沿乡间小路,穿过禅茶园,再次到访万杉寺,为了聆听一场讲座。这也是我加入庐山庆云文化研究会后首次参加集体活动。
万杉寺和庐山庆云文化研究会,邀请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江西省诗词学会会长、庐山庆云文化研究会顾问胡迎建先生,莅临庐山万杉书院授课。围绕庐山和诗歌给大家带来了一顿丰盛的精神食粮。
万杉寺主持能行法师简单介绍了这次讲座的目的和意义,并为胡老师献上了一束鲜花。
胡老师的授课声情并茂,理论联系实际。上下穿越千年,回归现实生态。时而妙语连珠,时而引经据典。整场逻辑严密,精彩纷呈。
能与各位师父、师傅、前辈、老师同堂,结识众多老师,共同学习优秀庐山文化,我的内心十分激动,像波涛汹涌的大海一样。
庐山万杉寺位于白鹿镇万杉村。东邻五老峰,西接秀峰,北倚庆云峰,南临鄱阳湖。寺院历史悠久,始建于南梁时期,距今1500多年历史。至唐代,称为庆云院。宋僧大超手植万杉,造福于民。宋仁宗闻后,赐名“万杉寺”并御书“金佛宝殿”匾额,还为寺院题“国泰清净”四个大字。
万杉寺座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孕育着独特的历史文化。自古以来,高僧辈出,大开讲席,弘宗演教,盛极一时。临济三十四世、三十五世禅师塔均保存完好。包拯手书的“龙虎岚庆”石刻、两宋期间的碑廊群倍加保护。树龄千年的五爪樟生机盎然,珍珠泉清澈见底从未干涸。
1995年开始,在万杉寺住持能行法师的带领下,古刹开始重新复兴,弘扬佛法。
漫步于寺院附近的山水间,时时能呼吸到诗书浓郁的芬芳,处处能听到吟诗诵词的谈笑。
这里,山环水绕,人文荟萃。陶渊明隐居的上京村(现在的玉京山)和笔下“悠然见南山”的南山及笔下的“东皋”(现在的东牯岭)、唐中主李璟读书台、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等星罗棋布。
这里,文风兴盛,登峰造极。陶渊明、李白、白居易、周敦颐、王羲之、朱熹等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并留下了千篇巨著。
时至今日,万杉寺更加注重弘扬传统文化,鼓励、引导、扶持地方文化的积蓄。
这里,读书成风,学风向上。每年高考的放榜时,寺院附近村庄的莘莘学子都会传出考入985、211和一本、二本高校的喜讯。六十年代,附近黄姓子弟留美、留英攻读。原白鹿二中和现在的河村小学,在全县教育行业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这里,结社赋诗,开坛讲座。庐山庆云文化研究会系万杉寺住持能行法师结集庐山文化名人和学者而创办。他们为弘扬庐山优秀文化,兢兢业业,办刊著书,培育新人。
站在三楼般若堂的走廊,只见湛蓝的天空悬着火球般的太阳,朵朵白云像洁白的雪莲,布满蓝色画布。我喜欢蓝色,我喜欢天空的蓝色,我喜欢仰望寻找白云微笑的样子。
这世间,有一种美好,是刚好看到你微笑的样子。
2021年7月28日午时初稿于庐山玉京之南
作者简介:点点,九江市作家协作会员,庐山庆云文化研究会会员,2021中国好声音庐山赛区特聘摄影师,摄狼文化传媒签约摄影师。喜欢用文字和相机记录生活,善于写游记、散文。多篇文章在国家级报纸文学副刊、九江日报《长江周刊》、《庆云》丛刊等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