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鄱四季,美景常新;鄱水泱泱,文化悠长。地处鄱阳湖之滨的南康镇大塘村,祖祖辈辈从事捕鱼作业,是庐山市最大的传统渔业村。
昔日,避风港内渔船云集,湖滩上垃圾遍布,滨湖道路坑坑洼洼,房屋老旧不堪。如今,走进大塘村,往日绵延停泊达千米的“船阵”不复存在,曾经忙着打鱼晒网的渔人“洗脚上岸”,退出“江湖”。湖畔青草如茵,草木葱茏,道路整洁,屋舍俨然,浓郁的渔村文化气息迎面扑来。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渔村一路转型,迎来美丽蝶变。
引导渔民退捕上岸
“船啊船,跟我几十年;大风波浪起,稳坐钓鱼船。太公起队上千年,都在河里搞渔船;又没地来又没田,都靠河下搞点生活钱……”这首老渔民编的渔歌,是大塘村退捕禁捕前的真实写照,也道出了大塘村发展的窘境。
长江流域生态功能退化严重,渔业资源恶化加剧,长江水生物种严重衰退,部分物种濒临灭绝,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保护长江,保护鄱阳湖,刻不容缓!得知即将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时,大塘村的渔民内心惶恐不安、焦灼茫然,一时间对政策十分抵触。一边是政策要施行,不能打折扣;一边是群众呼声要倾听,不能置之不理。如何让渔民积极响应政策的号召,“洗脚上岸”成为一道棘手的难题。
惟愿生态美,何惧禁捕难。镇、村两级干部迎难而上,组建以党员干部为骨干的工作组,采取“工作组包片、党员干部包户”的方式,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跑断腿、磨破嘴、挨人骂,还要厚着脸皮上门去,成为当时工作组的常态。“退捕禁捕工作压力是前所未有的,但这是守护群众良好生活环境的基础,是造福后世子孙的伟大事业,即使渔民们一时不理解,我们也要干下去,总有一天他们会理解和支持!”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秋林斩钉截铁地说。
工作组进村入户,认真把政策讲明白、讲透彻,同时耐心地倾听群众的心声和诉求,逐步化解渔民的担忧和顾虑。渔民张建星家里7口人,全靠一艘渔船维持生计。对于禁捕退捕政策,张建星抵触情绪比较大,工作组反复耐心劝导,并帮助他转产就业,最终他转变了态度,主动上交了渔船和网具。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随着渔民态度慢慢转变,退捕禁捕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全镇共计回收渔船430余艘,发放各项补贴1390余万元,并统一为退捕渔民办理社保,确保禁得住、退得出。
推进渔民转产就业
退捕上岸只是第一步,渔民能否稳得住尤其关键。为做好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南康镇以解决渔民后顾之忧为目标,将引导渔民转产就业作为重中之重,以退捕渔民就业方向和职业培训需求等为基础,建立451户898名持证渔民一户一档信息库。按照“1 1 X”的模式,镇、村两级通过整合行业资源,组建成立渔民转型产业发展理事会,下设船舶运输物流过驳行业协会、渔家乐餐饮及水上旅游服务行业协会、羽绒服装行业协会、捕捞种养合作协会、商贸服务业协会、装修建筑行业协会、劳务服务行业协会等7个协会,所有退捕渔民统一纳入理事会管理,由理事会根据渔民的个人意愿,通过下属协会介绍或安置工作,并组织渔民参加转产就业培训。在镇、村支持下,退捕后的渔民张建亮利用自家房屋靠近湖岸线的优势,办起了老船长夜宵店,解决了一家人就业问题。他的妻子宋芬芬说:“开饭店比打渔收益高且稳定,我很知足。”
退捕禁捕工作开展以来,市、镇、村三级联动,通过部门协作、对口支援、定点帮扶等举措,拓宽转产就业渠道,促进渔民就业增收。截至2020年底,大塘村从事水上运输、浮吊过驳等经营活动的船舶服务公司5家,渔家乐餐饮店6家,羽绒加工厂4家,龙虾养殖场1处,共计吸纳230名渔民就业。此外,该村开展劳务输出活动及引进企业招聘会4次,介绍160名渔民外出务工,帮助10名年龄较大的渔民通过公益性岗位就业,推荐6名渔民担任护渔巡湖队员,建档立卡退捕渔民就业率达到88.3%。
吹响渔村振兴号角
曾经的大塘村依靠传统捕捞获得经济收入,可是退捕禁捕政策实施后,村集体经济跌入低谷。如何走出困境、实现转型发展,成为该村可持续发展的难题。
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南康镇依托村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断推进岸线景观绿化亮化提升工程,打造了水美、岸美、产业美、文化美的渔村。行走在大塘村,滨湖道路绿树成荫,渔家院落温馨别致……成为鄱阳湖畔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大塘村积极探索“村党支部 公司 项目 转产渔民就业”的发展模式,创办水上运输服务公司,发展鄱阳湖水上观光旅游、水上渡运等业态,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万元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丰富渔村文化内涵,引导退捕渔民转产发展民宿、渔家乐,提升旅游景区综合承载力。通过两三年的努力,将大塘村打造成以良好的生态环境、美丽的滨湖景观、特色美食为吸引要素,以休闲度假、观光游览、渔家生活体验为主导,特色鲜明、定位清晰、功能完整的省级3A以上乡村旅游点,推动渔村全面振兴。”张秋林自信满满地说。
来源南康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