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一老人在“外孙”的求助下
欲将6万8千元的存款转到陌生账户
幸好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及时阻止
老人的养老金保住了!

“外孙”突然来电,
换了号码还要钱,究竟是为何?
11月8日上午,一名70岁的老人正在庐山某银行柜台办理转账业务。但当工作人员问及转账原因时,老人着急地说道:“我外孙在外地被警察拘留了,要我转账保释他,这可是我的亲外孙啊!”
恰巧此时庐山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也在现场,正在对另一起电诈案件进行调查取证,听到老人的话后立即和银行工作人员上前劝阻,并向老人了解转账的原由。
据了解,老人不久前接到一通陌生来电,电话那头的男子开口就问“猜猜我是谁”。老人听口音像是自己的外孙,该男子就这样和老人搭上了关系。“外孙”说自己犯罪被警察拘留了,所以换了电话号码,并哀求老人转账保释他,而且嘱咐老人千万不要告诉其他亲友。于是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爱孙心切的老人急忙跑到银行,准备将辛苦攒下的6万8千元全部转给“外孙”。
了解此情况后,民警告知老人这肯定“猜猜我是谁”骗局,并举例向老人解释此类诈骗的常规手段。但民警发现无论怎么劝说,老人似乎仍然还在担心“外孙”的遭遇。
于是民警找到,并拨打了老人真正外孙的电话号码,当他了解到老人的遭遇后,亲口向老人解释道:自己并没有被拘留,幸亏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及时制止。最后,老人及其外孙向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耐心、认真负责的态度表示感谢。
图片
警方提示
图片
今年以来,庐山公安局刑侦大队立电信网络诈骗类案件29起,破案12起,带破案件41起,为挽回群众损失63.7万元。民警在工作中发现:针对老年人群体的诈骗,目前仍以“打电话”类的电信诈骗为主,包括中奖诈骗、冒充亲友诈骗、冒充查案诈骗、投资理财诈骗等,而近来一些以“保健品讲座”为幌子的诈骗数量也在增多。家庭成员和子女要时常关注老年人的思想动态和情感需求,普及防诈知识,多做风险提醒,主动帮助老年人远离诈骗陷阱。
来源庐山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