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范炜 于 2011-10-7 15:21 编辑
一位台胞的提议 清晨,我和老陈沿湖滨大道走到南门的紫阳广场,将近一个小时,算是结束了今天的晨练,然后往家走去。 步下台阶不远,听见后面有人好象冲着我们喊:“呃……”回头看,是一个陌生的老太婆望着我俩笑,我们问有什么事吗?她把我们领到一块花岗石浮雕前,说:“县里办了一件好事,把湖边建设得象花园一样。你看十几块浮雕,讲述古代先贤来这里活动的故事和写下的诗词歌赋,对后人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真是很好的设计。只是有一点,有些诗看不清楚,要是能用红漆描一下就好了,你们能不能向政府反映一下?” 说来也巧,我在阅读这些古诗时,因有的刻槽太浅,模糊难辨,曾经产生过与老人一样用红漆描一遍更醒目的想法,但不知向哪个部门提议,况且,人微言轻,谁理你呀,也就闷在肚子里没有声张。面对老太太恳切的目光,我默然以对,而老陈却点点头答应了。 一位老人能有这样的热心,真不简单,不由向她多看了几眼。老太婆上身穿一件蓝绸黄花对襟衣,脚穿一双红绸绣花鞋,不象本地人,但又是本地口音。老陈问:“你家在哪儿?”“在那边。”老太婆含糊其词地回答。“哪边?离这里很远吧?”老陈刨根究底地追问。我看她有些欲言又止的神情,脑子一闪,脱口而出地说:“是台湾吧?”她象个孩子似的展颜一笑,说:“你说对了,我住在台北市。娘家是本县的蓼花乡啊!”她说这次来是住在县城的姐姐家,今天准备回台北,机票已经买了,十点坐车到南昌。早晨没事,就到这湖边转转。 “我也是蓼花人。”老陈说。这一句一下拉近了我们的距离,老太太显得异常热情健谈,兴奋开朗,根本看不出已是八十几岁的人了。她说她的女儿在她的影响下,资助几十位蓼花乡的贫困学生,已经好几年。在台北,她们也是非常关心公共事务的,只要碰到问题,都会向立法委员提出,立法委员会很热心地帮助反映、解决,这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并一再嘱咐,要我们向政府提议给诗词描红漆的事。“这不难么,好事应该办得更好!”她说。 回家的路上,我问老陈:“你准备向哪里反映?”老陈说:“我有个弟弟在政府工作,我跟他说。”立即给弟弟挂手机,将刚才的情况一一告知。 好几个月过去,昨天我去紫阳广场,突然想起了这件事。来到浮雕前看那些诗,依然如故,看来反映的事如石沉大海,并没有引起重视。我有些担心,要是以后再次碰见那位台湾老太太,真不知该如何面对她那双满含疑云的失望的眼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