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历史上的古寻阳城在今天市郊一带,东濒七里湖西岸,西依鹤问寨,北抵赛城湖,南至拜台山,整个区域呈不规则长方形。1981年5月和1985年1月,省、市考古工作者在这个地区发现了大量遗址、遗物,枯水季节在湖边坡地和露出的湖底发现有屋基、水井、窑址、墓穴、大量古代残砖碎瓦、有古代年号的陶瓷碎片和为数不少的古代钱币。通过科学分析和论证,考古工作者得出结论:这一带在历史上曾经是柴桑县、寻阳郡、江州的治所。
九江的古代先民从四、五千年前的三皇五帝时期、夏代的三苗部落族群,商代的南巢氏部落,周代的扬越族人就在古寻阳一带居住,当时这儿是依山临江的地貌,山区林木茂盛各种野生动植物生长在其中,平原上有肥沃的土地可供耕种,长江和众多小湖中水产品种类繁多,是一块人类宜住的好地方。故而延至秦、汉、魏晋南北朝、隋早中期九江先民一直在这片地区繁衍生息。1996年在古寻阳城遗址出土了大量从秦二世、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间跨越700余年各个历史时期官铸民造的古钱币也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这一点。但从隋代开始这一带遭受水患的侵扰越来越严重,先民们也越来越无法在此生存。于是逐渐向现今九江市区迁移,直到唐朝期间才基本完成城市的搬迁和兴建,在这之前七里湖尚未形成。
今天我们称谓的七里湖是与八里湖、鹤问湖基本相同的水域范围,扬弃了以前的“上湖”、“中湖”、“下湖”的概念,只是保留称谓可以互用而已。古寻阳城就湮埋在这一大片湖水底下的淤泥之中,它伴随着湖水的波涛诉说着九江城历史的沧桑。
古寻阳城为什么会频遭水患呢?据《后汉书》记载,仅东汉安帝朝十九年当中全国共发生大地震23起,这是一个地震灾害频繁发生的时期。造成赣北一些地区地面大面积下沉的一次地震发生在东晋安帝(司马德宗)义熙五年(公元409年)正月戊戍夜,史料上记有:寻阳地震有如雷声。当时地震使建城历史有六百余年的赣北历史古城鄡阳(今都昌县东南40公里处固溪乡泗山大屋场以南60米的湖洲上)地面有较大沉降,加上其它地质、水系变化原因,后来逐渐被鄱阳湖淹没。古寻阳城离鄡阳较近,如此厉害的大地震也必然波及到此并使地面有明显下沉。据现今居住在七里湖一带的老人讲,他们听祖上人传说,七里湖原本没有湖,是晋代大地震后才逐渐形成了湖。
由于地壳运动的影响,以前长江九江段从现今黄梅、宿松一带逐渐南移,到两晋时基本南移到今天的位置。这使得九江段长江和鄱阳湖水系发生较大的变化,内陆水流的排泄比以前相对困难,加上汉晋以来大气层运行有时紊乱,暴雨、洪水发生增多,这必然造成对古寻阳城极大的生存威胁。
两晋时由于北方战乱不断,不少北方人南迁到古寻阳生活,加上本地人口的自然增长,使古寻阳地域人类活动大大增加,本来流经古寻阳的一些河流、溪水,有些在生产活动中被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堵塞、填埋,造成原本天然排水系统不畅,容易造成大面积内涝。
两晋、隋朝时期科学技术相对落后,没有先进的治水技术,加上当时地方政府没有很好地组织劳动力修筑堤坝来防御洪水,古寻阳一带水患情况越来越频繁,造成古九江先民在这里生存越来越困难。直到唐代才有了一些官方的防水患措施:防洪预警机制水报、预测水文的机构水文站、防洪法规的制定……但为时已晩,挽救不了古寻阳城及附近地带被淹没形成湖泊的命运。
隋、唐以来,特别是唐代贞观、开元盛世期间,社会财富增加,国库丰盈,老百姓相对富有,这样隋、唐政府和百姓才有经济能力放弃水侵日益加重的旧城,修建新城。搬迁到的现今九江市区一带地势较高,而且丘陵甚多,这样新的寻阳郡城不易遭受水灾。从明、清时期九江、德化府志里画的地图可见,大小山丘散落府内各处,至今九江市区内有些地名仍带有山丘的遗痕,如:延支山、梅绽坡、黄土坡、山川岭……
(钱政)
来源:九江新闻网-浔阳晚报
该贴已经同步到 蚂蚁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