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枫林
认识枫林是N年前的事了,尔后,我们从同行到同事也没说上几句话。真正对他的了解是始于2011年下半年随他一起登庐山。我们爬汉阳峰,(从第2-3峰间)上五老峰,游四叠泉,穿天门天崆, 越瘦马岭。在饱览庐山自然风光,领略人文圣山的风韵的同时,我也有感于枫林其人之魅力。
枫林出生在庐山山南一个村庄,对庐山有着与生俱来的情感。小时候和同伴一起爬山,摘毛栗,扯竹笋,捉野兔,几乎走遍了山南的每一条小路,岔口。那些我走了几遍的线路如刘仙庵,二层崖,和尚坟,斗笠岩,捣米石,虎溪涧,三石梁,等等这些地名他能脱口而出,而我至今还是云里雾里。迁莺谷,强盗寨,筲箕凹,绵羊地等,他也是娓娓道来。正是少年的游历练就他一双健步如飞的登山脚,现在年龄小他十几岁的驴友都难跟上他的步伐,故有“强驴”之称。
13岁时,枫林家中遭变故,当时家里只剩下祖母,母亲和他,母亲在另一个偏僻的小学教书不能常回来,祖孙2人在家相依为命。那时中国还是集体农业,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不得不和村里大人们一起出工,争取工分,以换取一些口粮。有时早出上山砍柴,进到山里很远的地方,回来已近天黑。大人砍柴走路快些,往往他们到了家,枫林还在寨上歇肩,他只能登上旁边的小丘遥看别人家灶屋袅袅炊烟,而自家门前伫立的是翘首盼归的祖母。孤寂的枫林此时只能一人喊着山歌壮胆,以驱赶随时出没的野兽,每每夜深到家后,昏暗的煤油灯下,祖孙2人相拥而泣。那不堪的少年往事也铸就枫林自立自强的性格,自己能做的事从不依靠或麻烦别人,即使现在外出登山露营,头一天他就把家务事安排妥当,这样也少了妻子的怨言。
2012年元旦假期,我随枫林一起带湖南和安徽驴友登庐山,我们从东门入山,一路拾级而上。走在平缓的石砌小路上,驴友们心情无比舒畅。到三叠泉脚下再往上,就是陡峭的好汉坡。这时候游人的脚步放慢了,新驴们开始气喘吁吁。枫林见其中2位驴友走不动,就主动帮她们背包,加上自己的包,他要负重大约60斤的东西,还一路热情地为其讲述着庐山的人文历史。说实话,他也够呛,但从他脸上看出:累并快乐着。
到了山上直达五老峰的缆车站后,我们又遇上了从上海过来的2名游客问路。她们来之前是做了攻略的,结果还是迷路了。一般人肯定是站在原地指指点点,“往东往西”,“左拐右拐”。枫林毫不犹豫地上前为他们带路,走去200米远后才折回来。其好客到家略见一斑。
我们一行70多人,体力不均。下午3:00钟,前面的人到了含鄱口,后面的人则刚上第五峰,队伍拉至几里路长,这时枫林一人留下来在五老峰门前等候落下的人。他也不闲着,不时为杭州过来的几位游客指路解答,第二天在三宝树和这几个人重逢,他们对枫林一见如故的样子让我当时感叹不已,原来枫林就是这样“遍”天下朋友的。
第二天,按照计划游庐山西线。在锦绣谷,游人如织,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同行几十个驴友三五成群,很容易走散,枫林不时的招呼着,凭着其浑厚的男高音领着大队人马缓缓走出仙人洞。嗓音喊哑了,但他感觉心里踏实,毕竟外出“驴行安全第一”,往常他也总是这样叮嘱我们。在去大天池的路上,为了减缓驴友的疲劳,枫林把随带的花生米,杂菜等开胃零食一一散发给他们吃,逗得他们心花怒放,说枫林很懂游人的心。安徽的婶一等驴友们也争着与他合影留念,并讲述着皖北的山水风情,其中湖南的一位叫快乐果的驴友教我们唱湘南民歌《妹妹啥时候来看我》。
元月3日,庐山的天空开始飘雪花。由于担心雪大路滑,清早我们就沿着慧远路下山。枫林领着我们唱着那支湘南民歌,一路欢笑,一路飞奔到东林寺,并送驴友们上了返回的大巴。
在东林寺门前,我回首身后的曲曲折折的山路,不经意中记起“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来,这不正是枫林人生的写照吗?他年逾五旬,却精力过人,几经风霜,亦豁达乐观。他常说观山如读史,看水如品诗。我想再加一句:赏景如阅人。
枫林,一片美丽的风景,一个我熟悉的名字。愿他驴行平安快乐!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