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横塘镇自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以来,着力打造“非公党组织”党建品牌,充分发挥非公党组织在引领产业发展、带领群众致富、强化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成为横塘镇经济腾飞的新引擎。现有非公党组织3个,党员24人,每个党组织配有一名党建指导员,在党旗引导下,非公企业蓬勃发展,实现年产值7亿元,税收800余万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家。
引领产业发展,非公党组织是领头雁。
横塘非公党组织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抱成团”的创业精神,引领青石和羽绒产业不断壮大发展。一是党组织引导走出去,羽绒产业发展初期,紫云党支部提出“货郎担”的土办法,用100多辆货车载着产品,奔跑于全国各地进行直销,提升了羽绒产品知名度,加快了资金周转。羽绒产业在紫云服饰党支部的带领下,已形成了拉链、辅料、包装、印花等产业链,现有180多家辅料生产企业,30多家绣花企业,6家布料企业,8家羽毛料企业,12家印花企业,形成从原料、生产到销售产业链,解决了生产发展、技术创新、融资难、市场混乱四大瓶颈。紫云服饰有限公司被评为江西省“一村一品”示范企业。二是党组织引导请进来,工商联党支部引导青石企业在质量上下功夫、在管理上做文章。党员宋云南带领锐胜石材厂引进国外台球桌全套生产技术,打造国际桌球品牌,吸引外商前来订单,年产值达4000万元;凤凰石材厂引进先进切割机,可节能降耗30%以上,同时,从外地(武宁、修水)引进原材料和半成品前来加工销售,解决了产品单一问题,成功地应对了金融危机,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三是组织引导“抱成团”。在非公党组织引导下,成立了羽绒、青石两大产业协会,实现标准化生产、统一销售,稳定市场,共同抵御市场风险。2011年,非公党组织积极配合镇党委推进创建羽绒创业基地、青石工业园区建设,使羽绒、青石产业走向规模化生产。
带动群众致富,非公党组织是领路人。
非公党组织将带领群众致富作为第一要务。一是引导就业,紫云服饰党支部率先提出“公司+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带动500余群众共同创业,解决就业1.5万余人,呈现“家家有台缝纫机”的全民创业景象。二是帮助融资,采用“联户担保”办法,为困难企业贷款,紫云党支部书记徐德义用个人存款为羽绒企业贷款150万元,党员宋云南贷款600万元发展青石产业。三是提供平台,非公党组织积极与率先发展起来的大企业对接,为有创业意愿的人才提供平台,培养创业人才,如紫云服饰有限公司培养了创业人才150人,有50人自立门户,拥有了自己的企业,从而使羽绒产业越做越大,带动全镇人民富起来,农民收入从20多年前的人均不足230元到现在的8900多元!
担当社会责任,非公党组织是排头兵。
“逐利”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本质属性和内在需求,但“重义”应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更高层次的追求和社会价值的体现。横塘镇非公党组织积极引导非公企业党员热衷慈善事业,发扬尊老爱幼光荣传统,反哺社会。组织企业老板和党员走访了敬老院、中心幼儿院、中、小学校,全镇共40多家企业与50多名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有30多家企业老板带头为学校建设、敬老院捐资近30万元。紫云服饰党支部书记徐德义乐善好施,近十年来捐款捐物35万多元,仅2008年汶川地震他就以个人名义捐款1万元。非公企业主宋云南为家乡修路修桥捐款数万元。在非公党组织的引导下,横塘非公企业纷纷响应“青山绿水”行动,磊鑫石材厂主动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循环利用水资源,实现零废水排放,既节能的同时也担当了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
信息来源:横塘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