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玉帘泉在归宗寺背后偏西的山里。
通往玉帘泉的石级路,傍着一条山溪蜿蜒而上,此溪名石镜溪,宋大诗人黄庭坚手书“石镜溪”三个大字,刻在溪旁石壁上。
沿着磴磴山道西行,一路鸟语花香,松荫流水,行至三四里处,便可见一瀑布从崖头泻下,像一幕珠帘,故此瀑称为玉帘泉。
玉帘泉到底何时被发现?史书上没有准确的记载,她的命运大概如三叠泉一样“养在深闺人未识”。她似乎比三叠泉被人们发现得还要晚一些。王羲之虽在归宗住过多时,并在溪中筑坝养鹅,宋代苏东坡、黄庭坚等也数次来此,特别是黄庭坚、朱熹等来此次数更多,并留下不少石刻,但他们的诗文里却没有一首是描写玉帘泉的。“石镜溪”三字石刻离玉帘直线距离不过数百米之遥,黄庭坚等与她真是咫尺天涯,无缘相见。
据《庐山志》与《星子县志》载:玉帘泉的发现要归功于明代僧人蠡云,是他不畏艰险于荆莽柴丛中发现了玉帘泉,并第一次修通了通往瀑布的山道。后来,著名的高僧达观主持归宗寺时,又一次整修了这条山道。所以从明朝起,开始出现了咏玉帘泉的诗文,玉帘泉下深潭旁也刻满了“玉帘”“半天飞涛”“银河天泻”等石刻。有人还在此建了“喷雪亭”和“泉庵”等建筑。
玉帘泉与其它瀑布不同,倘若晴天来此,常常会看见一弯彩虹,日光辉映,水雾濛濛,十分奇特。此外,庐山其它的瀑布水常常是循着崖壁冲下来,而玉帘泉崖头向前凸出数尺,流水至此,悬空数十丈,垂挂如帘,飘飘洒洒,堕潭无声。更巧的是,光滑的崖壁上竟长出几株姿态各异的杂树,银瀑、碧潭、绿树、红花相映,增添了山姿野韵。难怪《庐山续志》的作者、方志学家吴宗慈先生将玉帘泉誉为“庐山第一瀑布”。
玉帘泉下的深潭半亩方圆,潭四周的古人石刻还在,只是“喷雪亭”和“泉庵”等建筑已毁,令人惋惜。
玉帘泉下还有一个奇怪的石洞,叫做羲之洞,传说王羲之常来此听瀑练字。石洞入口处甚窄小,仅仅能容一人擦身而下,但下洞数步,便见石洞开朗,洞室约十数平方米,溪水淙淙,从洞边流过,从洞下另一处出口便可通到石镜溪。前边已经说过,玉帘泉的发现可能始于明代,所以王羲之曾在此听瀑的传说,只能是后人好心的编造了,不过人们在“羲之洞”里找到过明、清时代的钱币。
王羲之在玉帘泉下石洞里听瀑练字不可信,但他在离洞不远的石镜溪开阔处筑坝拦水养鹅,却是真有其事,那溪旁石坡上刻有“右军鹅池”四字。
王羲之之所以爱养鹅,因为他除爱鹅的高洁外,还喜欢观察鹅颈转动鹅掌拨水的姿式,以研习如何运腕,使自己的书法更为优美。传说有一位山阴道士想得到王羲之的墨迹,特意养了一群鹅,邀王来观赏。王羲之应邀一见,果然爱上了这群漂亮的鹅,便表示愿意出钱将鹅买下,但道士不要钱,只要王羲之书写的《黄庭经》。王一听,满口答应,挥笔写完《黄庭经》交给道士,然后赶鹅而归,在此溪中放养。大诗人李白十分赞赏此事,他写诗道:
右军本清真,
潇洒在风尘。
山阴遇羽客,
要此好鹅宾。
埽素写道经,
笔精妙入神。
书罢笼鹅去,
何曾别主人? 在庐山博物馆的书法厅里,藏有王羲之的墨迹。这是一幅很大的“鹅”字挂轴,落款为“永和年辛亥春三月王羲之书”。字幅上有苏东坡、米芾、朱熹、赵孟頫等名人的题跋。
这个“鹅”字,字大如斗,潇洒自如,显得书法家功力深厚,这也许与玉帘泉下、石镜溪中的“右军鹅池”有关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