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5-25 14: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和公塘轶事
宋渭
和公塘是一座小镇,镇因塘而得名,塘也因镇得名。
小小的古镇,绵延着长长的青石街面,临街是两排木制的小铺面。四季风从街巷中穿过,风永远是清凉的,哪怕是炎热的盛夏,从街上窜过去的风也有着天山雪莲一般的寒凉。
从我记事时起,小镇就渐渐在风里变换了色彩,许许多多的新楼像春笋一样成长起来,但新楼并没有挤走老街的古韵。新街从古街的侧边流淌而过。老街犹如小溪,还在叮叮咚咚慢悠悠地弹奏着古老的曲子,新街则像大运河,每天上演着一首首雄壮的交响乐,一派繁忙的景象。
我们这些爱热闹的年轻人都涌向了新街,走在宽敞的水泥街面上笑笑哈哈的,那些爱沉静而且怀旧的老人,都喜欢走在光洁的青石板上,他们在老街中迈着沉稳的脚步,脸上写满平和,还有一丝难以捕捉的喜气。
走出了老街,就能看见一口大水塘,这就是和公塘了。和公塘由两口塘连接而成,面积阔大,水清浪静,环塘绿树成荫,树影、房屋、蓝天倒映在塘中,显得幽静而美丽。塘边搁着一块块长条形的青石板,供小镇人和村人洗濯之用。
深水里,鱼儿们在自由快乐在游玩。每年年终,村人用网捕起一网网肥鱼,小镇人也因此过了个快乐丰盛的新年。
捕鱼的村人有两个姓氏,每年一换。这两个村落,一个姓宋,一个姓李。塘在宋家村,水流李家田。几百年来,宋李两村为了争夺这口水塘,年年操戈相向,战事频繁,血泪之仇,致使两村互不通亲。
老辈们为了协调两村纠纷,特意在小镇里设立议事公堂,称其为“和公堂”,小镇因此就得名和公塘,而塘也叫做和公塘了。有了和公堂的议和,两村化干戈为玉帛,从此每年轮流养鱼捕鱼。尽管宋村人心底里有些不服,可水仍旧滋润着李家稻田,鱼依然为宋、李两村所共享。
塘边有个流落到此的外来户,房子搭在塘岸的土坝边,几块土砖一顶茅草。据说这个人是国民党部队里的逃兵。他身材高大,脸色腊黄,长年穿一身土黄的军大衣,已经洗得发白,又脏又烂且不辨颜色,腰中经常用一根草绳束起。
他竟不知道自己的姓名(也许是不肯吐露自己的身世),人们对他一无所知,只得叫他“老北方”。大概大家猜想他是北方人,兼以他的年纪也不少了,所以送他这样一个符号。他看上去有些呆气,脑子不太清醒,属半聋半傻类人物。是因为战场上炮火震聋了双耳?还是天生的聋病?都不得而知。是他真的就是傻子?还是他伪装自己?也不得而知。总之,他流落到这里后,就再也没有离开。他以捡破烂维持生计。小屋里长年堆积着破铜烂铁及其它废品,屋内还养有一头小猪,人和猪共屋而眠。人们在老远就能闻到一股废品的霉味,还混合着猪屎人尿的骚臭。
小镇里的男孩们欺他是外地人,又是聋头傻脑的憨样,所以总变着法子捉弄他。有时将他的破烂扔到路边或墙角,有时将他的尿桶放平,弄得桶里的尿液满屋横流,有时将他的小猪丢到塘里,在塘边拍着手看他的小猪在塘里“游泳”。每当这时,“老北方”就手里扬着一根棍子,满镇子追着小孩骂,并做出一副要打人的样子。
“老北方”一直孤身,到了40多岁时,忽然身边有了一个女人。人们都喊这个女人做“漏腮婆”。这是个奇丑的女人,又黑又小,弯腰驼背,右脸上烂掉了一块肉,一个黑洞赫然在脸上,看上去有些吓人。我们这些女孩子,就天天跟在她的身后大声喊:“漏腮婆,漏腮婆,真是一个漏腮婆!”
“老北方”只与她生活了一段时间,那个女人就失踪了。据说这女人是从家里逃出来的,后来又被她的儿女捉回家去了。
几年后,“老北方”就病死了。
和公塘里小鱼多,在夏天的晚上,可以听见鱼儿在岸边滋滋地吮吸露水,还嘭嘭地拍打着翅鳍。
那时,我特别喜欢去塘里捕鱼,是用自制的小鱼罾扳鱼。用一块长宽一米的白纱布绑在两根交叉的竹条上,在白纱的中间用针缝上一个小纱袋,里面装上鱼饵。鱼饵一般用酒拌糠。将鱼罾放在浅水里,几分钟后用竹叉挑起来,罾里满是活蹦乱跳的小鱼,那种快乐真是无法言述!
一个夏天的晚上,我与三妹子去塘边起鱼罾,发生了一件很离奇的事。
这是个没有月色的夜晚。我们走到塘边,我隐约看见离塘岸两尺多远的地方,有一方长形的泛着白光的“青石板”,它在指引着我迈向塘中。我没有多想,白天的青石都是紧连着塘岸的,这会儿怎么离岸几尺了呢?没有月亮的晚上,青石怎么会泛出白光呢?这些都来不及想了,也许是起罾心切,就一脚起跳大步跨入所谓的“青石板”上,人就扑腾到水里,由于惯性,我在水中一直勇往直前,仿佛水中有人在牵引着向前而去。前面就是一个深潭,一到潭里恐怕就起不来了。
我不会像鱼一样游水。
三妹惊慌地大声喊叫:救命!救命呀!我听到喊声,忽然清醒过来,在即将滑入到深潭的那一刹那,我站稳了脚跟,毅然返身走向了塘岸,然后,我迅速爬了起来。
我想,是三妹的喊叫救了我。如果那晚只有我一个人去塘边,恐怕现在就没有我了,更不会有人写下这篇文章了。
直到现在,我还心存疑惑,我本是个不信鬼邪的人,可当时的情况确实令人费解。每当我回忆起这事的时候,久居小镇的人就告诉我,这口塘中曾经淹死过不少人,据说我的老太婆也曾失足掉在塘里,溺水而亡。
难道我的老太婆会谋害自己的曾孙女么?这似乎说不过去吧?
从那以后,我不再去水塘里捕鱼,塘里的鱼还是很多,可令人遗憾的是,塘已经日渐变瘦,日渐变脏。 |
|